本人211、985学校管理学本科,心理学硕士,当初本科毕业时有考虑过找工作,三方都签好了结果竟然考上了硕士,于是毁了约去读书了。三年过去了,感觉个人研究能力方面确实有很多提高,但是最后可能还是走上来咨询这条路。也不知道当初如果直接一点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言归正传,本人从9月份开始找工作,主要集中在咨询(四大、BBM以及其他)、知名外企的管培生以及互联网公司,主要看中的是发展潜力,薪资倒不是主要的,对个人能力也算有一定的信心吧。个人挺喜欢咨询这一行的,因此基本上听了大部分在交大的宣讲会(当然我不是交大的,所以每次去听都是一来一回路上很远很辛苦,但是一想到这可能就是未来的生活也就坦然了)。算是海投了大部分的咨询公司,除了四大(四大也是因为招的人多),其他基本上没有一个给反馈的。后来有一次罗兰贝格的一个顾问来我们学校做求职指导,在看完我的简历和我聊完之后说:可能你的简历你的成绩过不了我们这一关,但是你的能力你的沟通能力不错,你可以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机会。好吧,楼主当时真心以为这是一种鼓励和支持,从此不再一根筋上面吊死,决定去投其他的行业和位置,所以在10月份11月份处于每天都在笔试或者面试中,大概我就是那种轻松过了笔试但是在一次次的面试中被各种原因刷掉的人吧。
意略明的面试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参加了学校的宣讲会,在会上会有提问回答环节,如果回答的好就能拿着GreenPass卡直接进入面试(这里碎碎念一句,我参加了LEK的宣讲会,拿到了唯一的GP卡,却到最后也没有收到面试通知)。现场有一些同学回答的比较符合楼主认为的逻辑性,但是却没有拿到GP,第一次感觉到可能做市场咨询的和做战略咨询的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然后就是开始笔试,笔试用英文作答,我个人的作答,个人笔记满意的是第二部分,我很详细的列出了一个表格,然后将各种数据非常清晰的计算出来,给出结论。虽然不一定对,但是我相信逻辑性严谨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当时楼主也没高兴放简历,想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够突围。
大概过了2周时间收到了面试通知,时间是上周日下午,据说总共面试有80多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感觉应该不止。每一组5人,我们组2男3女,一个海归,两个交大,一个华理,加楼主这个酱油。具体题目可以参考http://bbs.yingjiesheng.com/thread-1935027-1-1.html,写的比较详细。楼主在团队讨论中,一开始想承担领导的角色,但是队伍里一直有一个交大学药学的女生抢着,多次想要组织全队,非常强势的推进我们的行动。我在几次比较有礼貌的提出反对意见之后,妥协了,开始转而支持她的部分工作。同时,楼主也在大家跟着领导走的同时,及时提出许多新观点和新想法,补充到整个团队的讨论中,其实面多了你就知道,很多时候大家对于材料一知半解,胡说一通,为了能够凸显自己,你自然需要加入别人没有发现的新信息。讨论完成后进入一个房间,向3位面试官进行Presentation,接受质询。整个环节我们被问到了许多问题,而我也非常自然的当成了向我们的顾客解答接受他们的质疑,这种感觉是楼主非常舒服和享受的。最后有一个关于我们组谁的贡献最大最少的问题,一般这个问题都很坑爹。组里的成员在贡献最大方面,有说自己的,有说别人的;但是在最少的人员上面,大家都打起了马虎眼,都没有说,只有楼主一人说了团队中的一个女生,一方面她的话确实不多,对团队的贡献最少也是真的,而楼主也清楚的知道这种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做出决定而不是糊弄。最后我们小组5进4,唯一淘汰的女生就是我说的那个女生,虽然心里很愧疚,但是终归要有人离开,我想我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然后就被带到一个小房间,进行逻辑思维测试。三个问题:前面两个分别是针对别人给出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分析,找出逻辑错误点。第一个是吃乳制品会得乳腺癌,第二个是市场调查没有用。楼主是学实验的,对于这种问题倒是比较熟悉,算是占了一定的优势,当然在思考的过程中被面试官质疑了蛮多次,不过每次都能够边说边想把问题解决。这一类题目最好的解决方法一般都是写下你想到的几个点,然后分点一一陈述,如果他问你了,那么说明他认为某些地方值得再详细的讨论。第三个问题是计算上海网球场的个数。楼主的大致思路是:网球场主要有学校用和商业用两种,学校用需要计算上海的学校数,包括大学、初高中,这里面需要计算上海各个阶段的学生人数;而商业用,则需要计算玩网球的人数以及他们锻炼的频率和时间。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算是思路比较清晰吧,每一步虽然算的很吃力,但是在面试官的肯定和纠正中解决了问题。这一类问题属于咨询中最为简单的一类,如果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同学一定要加油了。
然后就被带去见老板了,一个中年男人,和宣讲会上面的人是同一个。上来就说我是他今天见的第二个男生,问我现在的男生都去干嘛了。楼主回答的是可能现在的男生还在外面找工作,不知道要做什么吧。(这里的话楼主想的是把话题引到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上面,表现自己对咨询行业的向往;不过后来想想其实面试官想问的是我的优势,毕竟能够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今天来面试的男生也不少,能够见到他,我就应该有一些特点值得他了解)然后的话就是聊些问题,边聊边看我之前的笔试题和简历,以及面试评估。包括职业规划、投了哪些公司、优势有哪些、没有相关经验来这边会有什么顾虑、最大的挫折、最大的成就、自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基本上问的都是准备过的问题,而楼主在雨中不同的地方使用的句子是:只要我设定的合理目标我就会去完成。好吧,不吹了,看着老板窗外的外滩美景,你能说你不会有一点触动?问了他他做咨询最大的收获,热情点在哪里。他提到了每天都能学到东西,同时也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后面那个我很赞同。想起马克思说过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是改变世界。
大概这就是我对意略明面试的整个印象吧,感觉过了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