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
网申时间2019.12.11-2020.03.09
涉及城市呼和浩特、西安
招聘职位
高层次人才面议
招聘简章更新于2019-12-11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时间:2019年12月16日上午9:00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新勇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

一、学校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也是国家及自治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自治区民族雕塑研究中心、专业艺术创作基地、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是自治区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亿余元。馆藏图书250万余册,电子图书170万余册。学校下设28个教学机构,2个合作办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2所附属学校。现有教职工2128人,其中专任教师135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1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8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7%;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43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2002年至今,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45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30人。

学校有在校本专科生31677人,其中蒙古语授课本专科生6593人,有各类研究生4330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905人,各类留学生645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92个本科专业(其中蒙古语授课专业37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9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5个;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37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10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0个,其中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3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同时拥有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自治区首批科普示范基地1个。

建校67年来,学校形成了“求真务实,育人至上,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强化了“双学位教师教育和蒙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5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5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5位两院院士和4位学部委员在内的40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按照“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理念转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二、岗位聘用条件

一级岗:院士,“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或艺术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资深教授。

二级岗:“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具有以上同等学术水平的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三级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青年”入选者,“青年长江学者”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或具有以上同等学术水平的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四级岗: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博士、博士后经历,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按论文发表当年,在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下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下同)在本一级学科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或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或在本一级学科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类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在SCI影响因子高于20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 ESI高被引论文2篇;或具有以上同等学术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五级岗:具有博士、博士后经历,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本一级学科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4篇,或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或在本一级学科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类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4篇;或具有以上同等学术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六级岗:具有博士、博士后经历,取得突出成就。按学校科研成果分类标准(下同),近五年在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或B类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或具有同等学术水平的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三、全职岗位待遇

引进高层次人才按聘用岗位实行协议年薪制,并给予住房分配(或一次性发放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计划协商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税前年薪(万元)

安家费(万元)

住房标准(m2

一级

150

160

210

二级

100

140

190

三级

80

120

160

四级

60

100

130

五级

40

50

110

六级

25

30

90

根据专业需要按计划招聘的优秀博士和紧缺专业博士,工资待遇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学校一次性支付安家费30万元并以立项形式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8万元、社会科学(艺术)5万元。普通博士安家费10万元,科研启动费5万元。学校允许二级学院根据所聘博士的实际科研工作需要,自主匹配适当比例的科研启动经费。

受聘一至四级岗位人才配偶符合工作调动条件的可调入学校工作。受聘五、六级岗位人才和优秀博士及紧缺专业博士,其配偶有博士学位的可调入我校工作;其配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且是我校紧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允许调动的情况下可调入学校工作;其配偶具有硕士学位且没有正式工作,可按校内备案制形式(非编制,同工同酬)安排在学校工作。

学校提供一年周转房,并负责安排子女在附属幼儿园、中(含高中)小学入园入学。

四、非全职岗位待遇

薪酬一般按所聘层次和实际在校工作时间,参照全职岗位相应层次“雄鹰计划”薪酬标准确定(实际在校月薪酬=相应全职层次年薪标准÷10),也可按照工作目标任务协商确定。科研经费根据所聘岗位任务及学科既有研究平台和环境协商确定。

非全职“雄鹰计划”岗位不享受购房补贴,在校工作期间由学校安排住宿;学校每年报销一次居住地至呼和浩特市的往返差旅费用。

五、联系方式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

邮编:010022

联系人:白老师

联系电话:0471-7383759

电子邮件:rensk@imnu.edu.cn



回到顶部
更多工作机会戳这里